位于廣州南沙區的廣汽豐田工廠
尋找新的“濕毛巾”
汽車產業的發展最直觀地反映在數字的變化上:
在產業政策和消費需求提振的雙重利好下,中國汽車工業迎來黃金十年(2000~2010年),產銷規模不斷擴大,從200萬臺一躍突破1800萬臺。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均突破2400萬輛,第7次蟬聯全球產銷量桂冠。
另一組數據同樣不容忽視。
自2000年開始,中國汽車銷量在經歷了近10年的高速上漲后,增速開始放緩:2000~2010年增速約為24%,2010~2015年增速下降至6%左右。
2015年,盡管中國汽車產銷規模創歷史新高,但增速分別只有3.3%和4.7%,創近3年來新低。
對此,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瞿國春曾在媒體表示,汽車產業未來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整個汽車行業的利潤形勢已大不如前,這種形勢可能在后面相當長一段時間還會進一步加劇。
中國汽車產業正在步入轉型“拐點”時刻。
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認為,中國汽車市場增長速度由中高速轉為低速的轉折點應為總保有量4億輛左右,現在還遠沒有到頂——目前中國民用汽車保有量約1.5億輛,千人平均汽車保有量僅為105.83輛,這一數字不僅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水平,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隨著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費需求升級,新車市場需求空間依然較大。
廣汽豐田執行副總經理李暉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上述兩組數據真實地反應了中國汽車行業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消費新生力量正在推動著汽車市場加速進入個性化消費和品質消費時代。”
中國汽車消費結構在升級,但產業結構的調整仍需要時間。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各大車企都在積極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以廣汽豐田為例,自2015年5月啟動“構造改革”后,開始在生產、銷售、研發等領域進行全方位體系強化和能力提升。
“就像把毛巾擰干后,再怎么擰也不會出水一樣,要尋找新的濕毛巾。”在李暉看來,構造改革就是在尋找新的濕毛巾,“我們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強化基礎,進一步發揮潛能,在原來的地方不斷改善、將每一個環節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