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如何“留住”制造企業?
即將結束的2016年,民間投資出現斷崖式下滑。根據國家統計局12月公布的數據,2016年1月至11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3.1%,而2015年同期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0.2%。也就是說,截至11月份,我國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2015年全年下降了7.1個百分點。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在近期的一份研報中表示,民間投資主要是私營、個體和集體企業投資,分布在制造業、房地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的低端服務業等三大領域。
隨著部門民營企業不斷加大海外投資,特別是如何將制造業企業留在中國成為業內熱議的話題。
“國內制造業遇到了一些瓶頸,比如產能瓶頸、資源瓶頸,其中包括勞動力、原材料、基礎設施等資源,還有土地價格上漲對企業成本的影響”。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說。
“要幫助企業降稅、降負。”董登新表示,我國目前稅收最大的來源是企業,將來要從稅制結構改革動手,減少企業的稅收負擔。同時,針對煤電、原油等價格較高的企業,政府可以運用財政手段,增加財政補貼,以降低企業的成本。而目前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延遲退休的政策明年如果實施,有利于提供更多有效的勞動力供給,減少勞動力成本。
董登新認為,可以鼓勵民營企業在國外辦分廠,通過國外分廠規避貿易管制,以擴大市場份額,但如果企業為了“逃避”國內的狀況而搬遷到國外,就需要引起各方反思。
4 企業稅負改革難點何在?
一位不愿具名的稅改專家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企業稅負改革的目標是降低增值稅,同時在保障國家財政收入穩定的情況下,提高個人所得稅征收比例。
上述專家稱,企業增值稅最終體現在產品的價格中。在改革中,降低增值稅,讓產品和服務便宜下來,這就可以使大多數中低收入階層的“間接納稅”降下來。上述專家稱,這是未來改革的方向,但提高個稅征收存在難點,讓大眾接受還需時間。
上述專家告訴新京報記者,稅費問題,不如說是企業成本問題,以及企業在實際繳納稅費中的“灰色”成本問題,這涉及當地稅務機構是否按法規辦事,也涉及權力劃分與稅收體制機制改革。
此外,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7年經濟藍皮書》指出,目前增值稅稅率有多檔,行業間差距大,因此如何科學設計、有效簡化增值稅分檔及稅率,是企業稅負改革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楊志勇在《地方財政研究》撰文提到了改革中的問題,“目前增值稅改革中存在稅負難題,增值稅的稅負難題。對于納稅人有意義的是實際稅負。改革過多關注名義稅負,可能不利于增值稅制的深化改革,也容易讓改革偏離方向。”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宓迪王全浩 陳鵬